最佳游览时间:
7:30--19:30

七星景区管理处
咨询热线:0773-5814343
公司地址:桂林七星路1号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博客

扫一扫 七星景区官方微信
 

【中国之最】桂林七星景区华夏之光壁画(五)——古代货币

    ● 桂林七星景区华夏之光壁画是中国最长的天然彩色花岗岩浮雕壁画!

    在人类出现通商贸易后,也就出现了货币。最早的货币是贝壳,所以现代许多与钱有关的中国字都带有一个“贝”字,例如:货、赚、贷、贡、财、贪、贫、购、贯等。历代的货币多模仿兵器或劳动工具的形状,桂林七星景区的华夏之光壁画上方有古代的刀币、布币以及圆形方孔钱。

    刀币——在战国时流行于齐、燕、赵等国,其边缘有框,以便保护币中的图案不被磨损,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布币——又称“铲币”,其原型是一种类似于锹、铲的耕种工具,称“镈”(bó),因“镈”与“布”音相近,后改称布币。壁画上左边那个布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三晋、燕、楚等国;右边那个布币是王莽铸的新币。王莽铸的币品种多而杂,但后期对布币情有独钟,曾命令人们出行及官员入宫一定得带布币。

    圆形方孔钱——从战国用到清朝,是流行时间最长的货币,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也反映出外圆内方的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因为古代铸钱时,圆形方孔钱边缘带有边毛,人们需要将钱串在一起用锉子将钱币边毛刺锉掉,如果钱币是内圆的,一受力就会打转,不便锉毛,所以人们设计了内方的造型。大家可以拿出我们现在用的硬币,硬币边缘是不是有一圈双面凸起的轮廓?嘿嘿,是不是与古时候的圆形方孔钱很像呢,那外圈轮廓就是古代发明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哦。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