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游览时间:
7:30--19:30

七星景区管理处
咨询热线:0773-5814343
公司地址:桂林七星路1号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博客

扫一扫 七星景区官方微信
 

不该遗忘的国殇——清明节祭国军烈士墓记

(转载自“blackbird”的新浪博客)
    清明节,我们一行人来到桂林的七星景区扫墓。这是一个解放战争中被俘牺牲的共产党员烈士墓。占地在七星岩山脚下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是当地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近年刚刚翻新的墓碑前竖立着层层叠叠的花圈,扫墓的人群络绎不绝,大多是中小学和高校的学生。某高校的预备党员在宣誓,肃穆而沉静。当时的天空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将伞收起,迎着雨幕,面对这样的场景,自己也被感染的庄重而悲伤。

    内战。在内心无法评价这场战争的意义。但是每一个战争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兵而言,又何谓意义呢?我想只要面对自己的信仰,每一个战士的牺牲都拥有他们的价值。

    当地的桂林同学说,从小到大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来此扫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如何这位烈士所承受的光辉和祭奠,至少面对自己的牺牲,面对自己的光荣和理想,可聊以欣慰了。

    其实,要说的并不是这座烈士墓。

    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七星景区,在陈光烈士墓的不远处,在七星岩普陀山的半山腰,耸立着另外一座墓碑和几个大大小小的坟墓——三将军与八百烈士墓。墓中的人于1944年的抗日战争中的桂林保卫战,壮烈殉国。那一场战争,国军和日军的尸体将美丽的漓江水染的鲜红。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誓言和桂林共存亡,战败之后举枪自杀,和自己全军覆没的部队兄弟们,永远在此长眠。

    其实,这段历史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有意或无意的。我身边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风景优美的桂林七星景区,竟然还有这样一座幕碑,埋藏着这么壮烈的故事。甚至甚少人知道桂林保卫战的始末。而我也是长到这个早已经洞查世事的年纪,才靠着某种责任抑或兴趣的牵引,来寻找赋予现在生活的,过去的那些真实的足迹。

    迎着绵绵的春雨,我踏上七星岩普陀峰,开始寻找这座墓碑,在途中遇到了一伙正在打牌的大学生。问之八百烈士墓,回答茫然不知。又遇到一位常在此踏青的老人,才得知了正确的方位。

    那是一座水泥浇筑的墓碑。碑身刻画着漫长历史形成的裂纹,并不伟岸,没有山脚下那座烈士墓那样的崭新和高耸。但却研磨着漫长的民族历史能够承载下来的所有记忆...在墓碑的背面,铭刻着“英风状节蒋中正题”,碑身的顶端是一个明显的青天白日标志。

很小的一个地方,在普陀山的半山腰上。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没有庄严的雨下誓词,没有激昂文字,没有青春热血,天真的面孔和XX主义的信仰。祭奠的人很少,只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女儿在默默的烧纸,喃喃低语。三三两两的花圈来自三将军家族的子孙—他们的父辈,吕旃蒙、陈济桓、阚维雍,三位将军在此战死,把自己的生命献给民族,献给面对外来欺辱的殊死抗争。

我把身上带来的唯一一朵白色绢花留在800烈士的墓地上,小小一块水泥建筑物,代表着八百个士兵的忠灵。他们的生命都曾经是那么鲜活,每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可他们所接受的尊敬和祭奠,比之三位将军, 则更显得稀少了。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