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游览时间:
7:30--19:30

七星景区管理处
咨询热线:0773-5814343
公司地址:桂林七星路1号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博客

扫一扫 七星景区官方微信
 

农历三月三 古人都玩啥?(上)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三”,然而农历“三月三”究竟是什么传统节日呢?古人都玩啥?

农历三月三的由来

农历“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代称为上巳节。(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到汉代,上巳已被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为大洁”。魏晋以后,上巳改为农历三月三,成为一个重要节日。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诗中的“水边”,指的是曲江池边,在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南,景色秀丽,多有仕女赏游于此。

唐代诗人刘笃的《上巳日》一诗就说:“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

北宋著名词人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农历“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已经盛行。当时不但民间百姓临水洗浴,而且宫廷里的帝王后妃也赶赴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踏春的节日。

后民间又增加了临水宴宾、出游踏青、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农历三月三,还是道教的重要节日。据说三月三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在桂林七星景区普陀山北半山腰的“玄武阁”(七星岩附近)有明代浮雕《龟蛇合一》。




 

   龟,通常可以水陆两栖,披甲有防御水火刀兵之意,表达了人们追求安定吉祥的愿望;真武,又名黑帝、玄武,是道教所信奉的北方水神,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真武神是由天地神变化而来,形象作男女拥抱像,象征天地精灵相拥相抱,后来衍化为龟蛇拥抱像,分开时成为龟蛇二将。

这座浮雕是道士潘常静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天然色泽,雕刻成青灰色的龟、淡红色的蛇,龟蛇相缠的玄武形象,这幅作品是桂林石刻中少见的珍品。墙上还有真武大帝南巡图的彩色壁画,也是极为罕见的稀品。

其他地方、民族的三月三如何过?

●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台湾府志》)。

● 四川,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 壮族,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 侗族,多在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又称“花炮节”。

● 布依族,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又称“乌饭节”。

●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

●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古人“修禊”的祭祀活动

流觞”的习俗源自于周朝就有的“修禊”活动,在每年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这天,人们穿上春装,倾城而出,到水边洗涤污垢,举行消灾去邪、祓除不祥的一种祭祀仪式。

 《诗经》当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简兮”的诗句,就是描写当时郑国人在上巳日手拿从山谷里采摘而来的兰草,在溱、洧河边嬉戏沐浴的“修禊”场景。渐渐地人们通过“修禊”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他们祭祀场所周围美丽的风光,于是大自然成为他们生存和精神的归依。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