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奇石美

  天柱芙蓉

  小巧玲珑,森然挺拔的“芙蓉石”是桂林名石,位于灵剑溪口,高约十米,因矗立如柱,又叫“天柱石”、“天柱峰”。石上曾有一棵古榕茂密如盖,有“树大遮过山”的说法。中国“晚清四大家”之一的桂林籍著名词人况周颐曾住在附近,自称“天柱人家”,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盖在词笺上。天柱峰北面刻有宋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是研究桂林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

  元风洞(喀斯特地貌)

  元风洞曾叫玄风洞、俗称芫荽洞,自古以来以风招人。元风就是风的源头的意思。因为元风洞与七星岩地下河相通,元风徐来,冬暖夏凉,温度终年保持20。C左右,成为天然空调室。宜人的凉风让古人留下了不少诗文赞美,洞口刻有“温凉别况”四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说:“玄风洞,去栖霞傍数百步,风自洞中出,寒如冰雪。”

  普陀山门

  普陀山门有对联一幅: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准确地描绘了此处山林的清幽深遽、超凡脱俗的境界。

  普陀石林

  桂林有三大石林:普陀石林、龙头石林、隐山石林。

  月牙楼的东侧有着桂林五大名石之一的剑柄石,峭拔数丈屹然独立,酷似剑柄;从花桥望过来剑柄处又形似一位僧人盘膝打坐,传说是其云游至七星山下的栖霞禅寺传经化缘,又闻说月牙楼素食美味无比,遂被胜景佳肴所迷,不愿离去,化身为石,永留此间。

  普陀山的石头是很漂亮、很有名气的。在唐代的时候,地方官员选取这里的一块山石进贡朝廷。朝廷接纳这块石头后,便命书法家欧阳询在其上镌刻《九成宫醴泉铭》,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视为“瑞石”,便派李靖为桂州总管,嘱咐他到桂林考察“瑞石”的产地。李靖到桂林经过一番考察后,得知这块石头产于普陀山的普陀石林,庆幸“瑞石”进宫得宠,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在“瑞石”产地建“庆林观”。唐太宗还亲笔御书 “庆林观”三字匾额,使得普陀石林名噪一时。其实真正的“瑞石”指的就是普陀山七星岩内美丽的钟乳石。庆林观又名东观,是桂林最早的道观,宋朝元丰年间由发现曾公岩的曾布从普陀山迁建至曾公岩前,抗战时毁于战火。

  普陀岩(喀斯特地貌)

  因宋朝时“七星岩”就叫“碧虚岩”,到明崇祯年间,名士吴峦雉写好“碧虚岩”三个字后,本应刻在七星岩洞口,却因为道士潘常静耳聋听不清,不但阴差阳错地篆刻在普陀岩左壁这里,而且还在普陀岩口建了碧虚楼,飞檐斗拱,秀丽非凡。后人更不知所以把这里也叫做碧虚岩。

  玄武洞(喀斯特地貌)

  元至元十七年(1230)曾在玄武洞中建有“全真观”,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顾兴武重修为“真武阁”,因为洞内刻有玄武像,改称“玄武阁”。现在的建筑为1989年重建。真武,又名黑帝、玄武,为道教所信奉的北方水神,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真武神是由天地神变化而来,形象作男女拥抱像,象征天地精灵相拥相抱,后来衍化为龟蛇拥抱像,分开时成为龟蛇二将。这里有明代浮雕《龟蛇合一》,耳聋的道士潘常静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天然色泽,雕刻成青灰色的龟、淡红色的蛇,龟蛇相缠的玄武形象,是桂林石刻中少见的珍品。墙上有壁画真武大帝南巡图,洞内还摆放有八仙的石雕,大家能分辨出他们是哪八仙吗?道教是中国人创建的本土教。道教也是最早传入桂林的宗教,时间大约在南朝。可以说正是道士们在七星岩内的修炼和探索,开创了七星岩的游览史,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发游览的岩洞。

  白鹤洞(喀斯特地貌)

  洞内幽暗曲折,壁上石纹如白鹤飞翔,石柱形似白鹤的腿,所以叫白鹤洞。

  四仙岩

  据宋代尹穑《仙迹记》的描述,“唐人郑冠卿在此遇两位道长坐石上对弈品酒,旁有两青衣执笛设箜篌。”范成大也在《碧虚铭》中也写到此事,还附诗一首一并题刻在七星岩洞口石壁旁。四位仙人经常在这里相聚,开怀畅饮,现在这里的四个石笋就是日华、月华等仙人的化身,给岩洞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所以叫“四仙岩”。

  普陀三奇石

  七星岩下方山路旁有三块奇石,最上面一块叫翠屏石,苍翠如玉屏,清代佟钧刻有“翠屏寒雨”。呼云石像一个醉汉倚屏而卧,仰天呼号,形象逼真,清代何抒题刻“呼云”两字。飞来石上大下小,顶部平坦,倒圆锥形状,与翠屏石相邻,相传是飞来之石。石上刻有清代余心孺所撰“堪语”两字和现代郭沫若题七星岩的一首满江红词。

  香枫广场:香枫广场因几株三百多年树龄的枫香树而得名,夏日枝叶繁茂,秋日红艳似火。枫香是三叶枫树,属金缕梅科,果实枫球子,药名叫路路通,有镇痛利尿等功效。树干树皮树脂都有重要药用和工业价值。

  曾公岩

  北宋元丰二年(1079)曾布率家属、部下游览东郊,发现这个岩洞,被命名为“曾公岩”。曾公岩是七星岩其中一个出入口,有地下河的清流穿岩而过,溪水清冽冰冷,人们又叫它为“冷水岩”。 洞口有宋代石刻10余件。这里还是抗战时期中国首创的“岩洞教育”纪念旧址。抗战时,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桂林人都就近跑到山洞中躲避,学校也搬到岩洞内上课,而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向政府提议并实施了岩洞教育,即躲避日军飞机轰炸时老百姓们和学校师生在岩洞内进行读书教育和战时宣传等。岩壁上至今还留有“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岩洞就是学校”的标语和一些抗战诗刻。

  丹桂岩

  古时这里种有丹桂树,而称“丹桂岩”,是桂林古人类的居住地。在洞中曾出土了蚌器、骨器和石器等,是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龙隐洞

  位于月牙山瑶光峰南麓, 为山麓穿洞,高8-12米, 宽8-20米, 长64米, 底面积645平方米。古称潜真洞、龙池;有一条硕大、蜿蜒、矫劲石槽通贯洞顶, 相传千年潜龙曾隐居于此,一朝破壁而飞。洞顶的石槽,酷似腾龙留下的痕迹。小东江流注洞中, “金鳞倒影水浮空”, 似为游人再现当年破壁而飞的景趣。洞壁上隐约可寻见片片“龙鳞”,其实这不过是龙隐洞传说留下的想象而已,壁上的石刻才是真实的。

  龙隐洞因有“神龙”破壁而飞,故古往今来, 游人不绝,引得文人墨客有题而作,留下了许多诗文和传说,在洞中唐宋石刻近百件, 后人有“壁无完石”之叹,可以证实龙隐洞在当年是文人喜游之地。这些石刻尤以榜书居多,如“神龙遗迹”(明·张祜)、“龙池”(明·吴谦)、“龙窌”(清·林德均),还有相当一部分与“龙”有关的诗文题记,如朱晞颜、许季绍、傅恩荣等人。也有与龙无多大关系的石刻如唐代《杜鹃花唱和诗》。洞口左壁上题刻清人刘德宜的长联:

  龙从何处飞来,看秀峰对峙,漓水前横,终当际会风云,破浪不尝居此地;

  隐是伊谁偕汝,喜旁倚月牙,下临象鼻,莫便奔腾湖海,幽栖聊为寄闲身。、

  读此长联,桂林山水凸显眼前。看着洞中穿岩的江水,更使人深悟作者之情怀。一边欣赏这些诗文,一边看神龙遗迹,会感到神龙在飞动。龙隐洞南于宋嘉定三年(1210)建平亭,今不存。1963年建观景台于洞西北, 是观“神龙”的佳境和最佳角度。龙隐洞一带是始于宋代的泛舟游览的黄金水域,观山如读史,别有情趣。今以“龙隐灵迹”成为桂林新二十四景之一。

  龙隐岩(喀斯特地貌)

  位于月牙山瑶光峰南麓,为山体旁侧岩厦,洞口西向,洞呈穹窿状,高广虚明,前临小东江,高3-5米,宽20米,深10米,底面积200平方米。传说龙隐岩过去曾是老龙隐居的地方,故名。又名龙影,以喻龙去影存。明代称为龙腾岩,谓龙已绝地上飞天。因其岩虚广穹窿形如布袋,也叫布袋岩。其实,龙隐岩与龙隐洞在宋代以前名称上并无区分,直至宋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撰写《桂海虞衡志》始对两岩洞名称加以区分,称临水穿洞为洞,半壁岩厦为岩。然而直到明清时,仍常混用,并无严格区分。古时游龙隐岩洞,率泛舟由龙隐洞南口而入,仰观龙迹天成,出北口登龙隐岩,坐看山水清韵。

  龙隐岩南隅高处有一悬岩,名悬洞;岩北另有一小洞,洞室幽暗,乳石如螺,故名海螺洞;洞前有平台,名禅台;台西面靠岩口北角处有一石柱,环为层龛重洞,其旁有修竹一丛,甚为幽雅。明代徐霞客在游记中称赞龙隐岩的景致以“此为最胜”。洞顶有石涡,形如幢盖藻井。其上滴乳,四时不绝,乳液晶莹,铮然作清响,宋人酌以试新茗,明人呼为滴玉泉,清人目为秋湖弹琴处。

  龙隐岩是个历史悠久的名胜之地,在宋代已享有盛誉,当时有“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之称。早在北宋至和元年(1054),区氏八娘舍钱镌刻日光、月光菩萨像于岩壁上,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熙宁年间(1068-1077),岩内筑有释迦寺;元符二年(1099),广西经略安抚使程节于岩口建骖鸾亭、环翠阁等建筑,并开凿登山道,建造龙隐浮桥。明代岩内建有准提阁、万象阁,岩外建有怡云亭。清光绪十九年(1893)黄兴科等重修释迦寺,民国三十二年(1943)再度重修。1964年,为保护和展示龙隐岩、龙隐洞石刻文化,桂林市政府拨款整修龙隐岩,在释迦寺遗址上建藏碑阁。因岩壁、岩顶石刻密布,“摩崖殆遍、壁无完石”,被人冠以“桂海碑林”之美名,并建立博物馆予以管理、保护和利用。

  龙隐岩现存唐宋以来的摩崖石刻100余件,其中最著名最珍贵的碑刻当推宋《元祐党籍》碑,此外宋狄青《平蛮三将题名》、陈弥寿《犒赏库记》、明庄国祯《右江北三平寇记》、杨芳《皮林纪事碑》等有关政治军事历史事件石刻,宋李师中《劝农事》等有关发展农业经济石刻,宋梅挚《龙图梅公瘴说》针砭时弊的石刻,以及李师中、米芾、程节、章岘、方信儒、谢启昆的题诗,曾布、刘心原、康有为的题记,李世美、傅恩荣的题榜,清初阳刻线描《观音像》都是桂林石刻的精品。另有上千件迁移、复制的碑刻拓本精品收藏、陈列于桂海碑林博物馆碑阁内。碑林石刻内容所涉政治、军事、经济、文学、书法艺术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