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第一洞天

关键词:山之陆离,洞之妙幻,天下第一洞。桂林著名的古八景之一。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代这里就成为游览胜地,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年间两次来此考察。

★是中国最早开发游览的岩洞,也是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岩洞,体现了中国溶洞游览开发的历史。

★以美轮美奂、雄伟、曲折、深邃著称。素有“天下第一洞”、“神仙洞府”之美誉。

  ★是道教、佛教、儒家信仰的重要活动场所。

  ★更是民族魂的象征。1652年抗清名帅李定国在此举行祝捷宴会;1944年抗日桂林保卫战800余名国民党将士在洞中英勇抗敌,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七星岩(喀斯特地貌)因七星山而得名,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后来地壳变动,陆地抬升,将其悬挂至半空,成为人间奇迹,至今已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洞内雄奇深邃,钟乳石千姿百态,五彩绚丽,被视为栖息于烟霞之中的神仙洞府,早在五、六世纪就有了七星岩的文字记载,古时候也叫栖霞洞、仙李岩、碧虚岩。岩洞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顶穹残存的洞迹,下层是脚下仍在发育的地下河,供游客游览的是中层。游程814米,最高处27米,最宽处49米,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 摄氏度左右。

  洞中鬼斧神工、幻石如画,霞映云掩,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它以那美仑美唤的奇景,诠释了岩溶洞穴的瑰丽。大自然这位独一无二的艺术家,精心地为您雕琢了这处似幻似真的奇妙岩溶景观。

  七星岩(喀斯特地貌)洞内外120余件石刻中,有古今寻胜探奇的诗词游记,也有宋朝名人燕肃、李师中、范成大、方信孺,现代毛泽东、郭沫若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手迹,是自然山水与书法艺术、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完美结合。

最美、最宽阔壮丽的当属“江山多娇”,该处是七星岩的地下厅堂,最宽处43米,最高处10米,面积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可容纳三千多人。其他仙人晒网、老人看戏、三国演义、五谷丰登、云山壁画等经典岩溶奇观也尽在七星岩中。七星岩以美轮美奂钟乳石、巧夺天工的景致,诠释了喀斯特溶洞奇观,令人感悟到“天下第一洞”的真实内涵,被世人评为桂林古八景之一“栖霞真境”。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代这里就成为游览胜地,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年间两次来此考察,明末已有住岩道士持火把引导游人参观。在中国的数百个游览溶洞中,还没有一个能象七星岩这样拥有一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一,这里有桂林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摩崖石刻—“栖霞洞”,是隋代高僧昙迁刻于公元590年刻于七星岩洞口。从有记录的公元590年隋代高僧昙迁在此摩崖栖霞洞三字以来,七星岩一直就是道教、佛教、儒家信仰的重要活动场所。洞内外的老君祠、庆林观、栖霞寺、寿佛庵、阜成书院等寺庙观院衰荣兴废,大量的宗教石刻、景点名称、史记传奇都反映了古代桂林宗教信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其二,七星岩洞内外120余件石刻中,有古今寻胜探奇的诗词游记,也有宋朝名人燕肃、李师中、范成大、方信孺,现代毛泽东、郭沫若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手迹,世界上第一部地理科学著作的作者,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年间两次来这里考察。孙中山、邓小平、希拉里•克林顿等中外名人都游览过这里。是自然山水与书法艺术、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完美结合。

  其三,七星岩又是民族魂的象征,1652年抗清名帅李定国在此举行祝捷宴会;1944年抗日桂林保卫战800余名国民党将士在洞中英勇抗敌,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其四,七星岩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游览溶洞,体现的也是中国溶洞游览开发的历史,它的发展经验必将给中国溶洞游览开发和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尝试、崭新的思路和启迪。

  其五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也是最早传入桂林的宗教,传入时间大约在南朝。可以说正是道士们在七星岩内的修炼和探索,开创了七星岩的游览史,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发游览的岩洞。

收缩